2015毕业季学者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

2015年3月17日   点击人次: 251   

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那么,今年的就业压力是否真的也会随人数增加而增加?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压力又有哪些变化?我们在严格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保留了15728份有效问卷,然后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我们都是本着帮助大学生求职者“挑战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基本理念,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调查和分析大学生求职者的就业压力现状、压力应对模式等,期望在为各级政府、高校以及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类专业机构、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提供相应的参考与依据的同时,更期望能为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以及已经走向社会的职场新人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建议。

  (一)学生层面

  1. 认清自我,发挥优势

  俗话说“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合适的职业”,即便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很好的职业或者岗位,只要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常常不是很清晰,加上盲目攀比,这些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如果能够结合专业的心理测评,在增加自我认识的同时,做好职业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仅会增加求职成功的几率进而减少就业压力,而且对于求职者的职场晋升、幸福感提升乃至终身发展等都会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

  2. 管理情绪,提升能力

  就业能力的提高显然都是硬指标,但就业能力常常受情绪的影响。

  几乎每年的调查都发现:在衡量压力大小的三项指标中,情绪指标基本上都是最为突出的,均高于生理指标以及行为指标。表明年轻的求职者在情绪管理的意识与技能方面都需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自身情商,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3. 降低期望,缓解压力

  调查发现,从总体来看,过高的期望月薪常常与高的就业压力相伴而行。因此,适当地降低期望值(包括月薪、环境等)也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之一。当然,掌握一个合适的度也很重要,过低的期望揭示的可能是不自信,这样反而会增加求职者的就业压力。

  4. 表里如一,减压之道

  每年的调查显示:实际考研人群比例与有考研意愿的人群比例如果相差不大,那么“高压硕士”现象消失,如果相差很大(2015年的数据:22%对13.2%),则硕士人群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其原因就在于想法与做法不同,表里并不如一。

  另外,连续的调查结果都一致显示:二线城市最受求职者欢迎。但是否这些愿意去二线城市就业的求职者真的去了二线城市呢?还是他们虽然心里想去,实际上依然挤在一线城市就业了呢?这方面的数据还有待进一步核实。

  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并且在现实中还能够真正地跟随自己的内心,这样做到表里如一的求职者,就业压力自然就小了。

  (二)社会层面

  1.政府:加强政策落实,加大扶持力度

  既然每年都有20%左右的毕业生有创业意愿、二线城市总是最受欢迎,那么,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在将政策落到实处的同时,完全可以加大扶持力度;对于大学生真正走向二线城市的分流措施也同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只有这样,那些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才能真正走向自主创业之路,那些“可以考虑”去基层工作的态度模糊的求职者才能被可以看得见的好处所吸引而真正走向基层。

  2.媒体:加强正面宣传,正视就业压力

  媒体似乎总喜欢负面的新闻点,一些本来很正常的现象,一旦被媒体作为负面新闻报道之后,又会产生进一步的消极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虽然今年的就业压力明显回升,但就业压力也并非洪水猛兽那样可怕。就业压力有涨有落也是很正常的事,作为媒体没有必要过分渲染。媒体完全可以客观地报道,引导大众(包括毕业生)正视就业压力,甚至帮助大学生求职者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顺利就业。

  3.高校:加强特色教学,满足社会需求

  调查中发现,重点高校的求职者更重视专业技能和考研,普通高校的求职者更重视沟通能力和创业,因此,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高校自身以及学生特点,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开设一些特色专业和课程,以促进学生的考研和就业。高校的教学与培养模式应该面向社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当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我们的调查结果有一点非常令人欣慰的就是:如今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已成主流并呈现常态化的趋势。这一点与高校的具体支持分不开。事实上,高校还可以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在为本校学生提供校内资源(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的同时,完全可以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放式教学:“请进来”——聘请更多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为客座教授;“走出去”——加大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同时,结合各高校各专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加强课程的实用性改革,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

  4.家长:加强心理支持,尊重孩子选择

  对于大学生就业,家长的干预越大越不利于大学生独立与成长,尤其是心理成长。进入大学是子女离开父母走向相对独立的关键一步,但仍然只是一小步,因为大学生们所处的环境依旧是自己所熟悉的校园、任务也依旧是自己所熟悉的学习、人际关系同样依旧是自己所熟悉的年龄相仿的同学关系。这种熟悉并不能让大学生的心理真正成熟起来,而走向社会的就业考验却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说进大学与选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家长的主意的话,那么,就业或考研或创业,大学生们应该会有更多自己的主张。作为家长,此时的角色更多的应该是参谋与心理支持,即便面对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相信自己的子女能够很好地去作出选择,尤其是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孩子,家长的支持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5.相关机构:加强桥梁作用,引导指导结合

  社会上与就业相关的各类机构,包括就业网站、就业指导机构、面试辅导机构、人才中心、职业介绍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等,都有责任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提供辅导,以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从而真正提高有实际意义的大学生就业率。

  6.用人单位:加强公平意识,减少就业歧视

  在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生源歧视等不正常现象屡见不鲜。调查中发现,普通高校的求职者比重点高校的求职者体验到更大的压力、来自乡镇的求职者比城市生源的求职者体验到更大的压力。如果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求职者时能够不问出身,只看重求职者自身的真正能力,让求职者感受到用人单位选人的公平性,那么,求职者的就业压力也自然会减缓许多,从而帮助更多的求职者成功就业。